3月12日下午,文学与传媒学院《琅琊山志》修订编撰课题组一行7人赴琅琊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,就《琅琊山志》编撰框架、资料收集及工作推进展开专题研讨。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晋秀龙、琅琊山管委会副主任梁万余、项目主持人王亚斌及课题组全体成员出席会议,共商《琅琊山志》修订编撰提纲,为传承琅琊山历史文化注入新动力。
作为滁州的文化名片,琅琊山承载着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的千年文脉,其山志编撰始于民国,历代版本记录了江淮地区的自然风貌与人文积淀。此次修订工作被列为滁州市“十四五”文化发展重点项目,旨在通过系统梳理古籍文献、整合当代研究成果,打造一部兼具学术深度与时代特色的新版山志。
研讨会上,项目主持人王亚斌详细介绍了修订框架的初步方案。他强调,新版山志将突破传统体例,增设“生态保护”“非遗传承”“文旅融合”等专题章节,并运用数字化技术对摩崖石刻、古道遗址等文化遗产进行记录。“我们不仅要‘修旧如旧’,更要‘修旧出新’,让山志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的桥梁。”
梁万余对课题组的撰写规划给予高度评价。他指出,管委会将全力支持参与编撰修订工作,开放馆藏古籍、碑刻拓片及景区建设档案等珍贵资料,并协调文史专家参与审校。“此次合作是‘文化资源’与‘学术力量’的强强联合,必将为琅琊山文旅品牌升级提供坚实支撑。”
晋秀龙表示:“我们希望这部山志不仅能存史资政,更能成为公众读懂琅琊山、爱上滁州城的一把钥匙。”
为确保编纂工作高效推进,会议明确了阶段性任务:第一、细化讨论撰写提纲与修订方案亮点;第二、强调校地合作机制与资源对接细节;第三、明确任务分工与阶段性目标;第四、资料整合。即日起课题组将系统梳理历代《琅琊山志》版本、地方志及民间档案,建立数字化资源库;第五、田野调查。对琅琊山摩崖石刻、古建筑群、民俗活动等进行实地测绘与影像记录,抢救性采集老居民口述史料;第六、专题研讨。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,研究解决撰写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。
此次研讨会的召开,标志着《琅琊山志》修订工作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。随着校地合作的持续深化,这座千年名山的文化基因将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彩。
编辑:王山青,初审:王小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