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教育部《本科毕业论文(设计)抽检办法(试行)》(教督〔2020〕5号)《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管理规定(修订)》(校政教〔2022〕56号)《关于做好2025届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安排的通知》(教〔2024〕54号)等文件精神,切实做好文传学院202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(设计)工作,提高毕业论文(设计)质量,文学与传媒学院现将本次答辩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答辩工作领导小组
组长:孙才妹、晋秀龙
副组长:王小婷、卢晓辉
成员:金永平、李云、 罗伟 、宫瑱、 杨健
秘书:程明霞
二、答辩时间
1.4月20日前,学生先通过华宸AI智评论文检测系统,然后进行中国知网系统检测。
注意:4月21日-5月4日,教务处将组织校内外专家对2025届本科毕业设计(论文)“AI智评系统评价等级较低”的进行随机抽检,抽检不通过的,将认定为“存在问题毕业设计”,取消当年毕业设计(论文)答辩资格。
2.4月25日前,各系在系统中完成评阅专家分配和答辩分组安排。
3.5月7日下午2:30,汉语言文学专业、新闻学专业、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开展论文答辩工作。
未能通过或未参加第一次答辩同学,需参加学院安排的第二次答辩;具体时间另行通知。
三、答辩地点
答辩教师须到现场,具体地点另行通知。
四、参加人员
1.论文指导教师及评阅专家。
2.2025届毕业生。毕业生原则上必须全部参加本次论文(设计)答辩,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者需提出书面申请,并经指导教师、系主任及教学副院长审批,否则视为放弃。
以下情况者不得参加本次论文答辩:华宸AI智评论文检测系统最终评级D等;毕业设计(论文)在知网系统中两次复制比在30%以上,或首次查重复制比在60%以上。延期答辩时间根据教务处要求另行通知。
五、答辩过程要求
1.本次答辩全部采取现场形式。
2.各答辩组长指定专人建立答辩通讯群,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。另,因学生在论文查重后进行修改,系统中上传论文与答辩论文会有较大出入,因此答辩学生需提前三天向评阅教师提交定稿。
3.答辩流程须规范有序。各组长安排本组学生答辩次序,参加答辩的学生现场提交三份纸质稿;答辩学生可自行决定是否需要PPT演示。
4.答辩结束两天内,各组在毕设系统中完成答辩成绩、答辩记录等环节的录入。
5.第二次答辩未能通过者,将延迟毕业毕业,具体以学院及学校通知为准。
6.答辩通过后,指导教师帮助学生在一周内完成论文修改,并上传毕业论文(设计)至毕设系统中进行终稿查重。
文学与传媒学院
2025年4月7日